人在格中走,事在格中办。网格是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,是社区治理的“第一道屏障”。近年来,王封街道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统领,积极探索推行党建引领下的“215”基层治理模式,做实服务,穿好社区治理“绣花针”,“绣”出社区发展新风采,激发社区治理“大能量”,真正实现“民有所需,我有所应”。
民情收集、安全巡查、困难帮扶、化解矛盾、治安防控、政策法律宣传……作为社区的一名网格员,许海霞每天坚持巡查自己的“责任田”,及时汇总发现的问题和居民诉求并上报社区。每天与辖区居民接触,让她深刻感受到,虽然只是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的小事,但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感受,关系他们的切身利益。在这里,小网格逐渐成为基层治理的“触点”,连接居民生活的“幸福结”。
家住云台北区的一位89岁的高龄老人,平时一个人生活。网格员许海霞在入户中发现,老人身体不舒服,许海霞赶忙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量血压,老人行动不便,许海霞便搀扶她上下楼梯,老人平时记得最清楚的便是许海霞的电话号码...“平时帮我缴纳医疗保险、陪我聊天说话的都是小许姑娘,她就跟我的女儿一样,特别亲。”老奶奶拉着许海霞的手说。
像这样网格员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、第一时间响应服务需求的事例,在王封辖区每天都在上演。今年以来,王封街道打造探索推行党建引领,网格先行工作法,确保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社区,各类事项先进行格内调解,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的优势,不断协调和统筹各方面资源,全体网格员入“格”服务,察民情、访民意、解民忧、促民生,真正实现了基层治理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不留盲区、不留死角”,服务群众零距离,用“小网格”勾画出一幅幅和谐幸福的民生画卷。
社区网格员既是政策法规的“宣传员”、民情信息的“收集员”、风险隐患的“排查员”,文明城市创建的“示范员”,又是矛盾纠纷的“调解员”、民生事务的“服务员”,辖区大街小巷、居民楼院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。居民家里漏水了、楼栋垃圾清运不及时了、邻里之间闹矛盾了,无论是大问题、小烦恼,只要有需求,居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社区网格员,他们每天穿梭在网格中访民情、办民事,为居民群众开展便民服务、法律法规宣传、矛盾纠纷调解等,充分实现了社区服务向小区延伸、社区服务在一线开展的工作理念。
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,王封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,以网格带动社区,以社区联动街道,以街道联动各职能部门,有效把各社区网格联结成了一张抗压能力强、联动范围广、响应时效快的社区治理网,社区治理能力明显提升,安全风险有效化解,社会生态得到优化,辖区居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提升。(田静)